【高信百诺】月度总结:数据修复与政策发力,反弹有望延续
一月份市场整体没有太大波动,延续了去年底以来的反弹表现,成长风格为代表的创业板表现相对更好,在考虑春节长假的情况下,单月创业板指数也反弹了10%左右,主板指数则较为平淡。随着疫情管控的彻底退出,无论是经济复苏,还是市场信心,都处在不断向上修正的过程中。而对于行情来说,真正全面走强的时机尚未成熟,当前热点散乱,持续性较差,资金心态浮躁,过去多年,春节后基本都是中小成长风格更加活跃,主要是因为经济基本面不强,缺少核心催化剂。但随着政策持续发力以及数据好转,市场风格有望向价值板块切换。
春节后,国内政策迎来红利期,同时海外紧缩预期缓和,内外共振,A股市场回暖是确定确实。经济基本面,制造业有望率先复苏。伴随疫情达峰之后企业复工复产有望持续推进,尤其是春节后开工率有望加速回升,工业生产恢复常态化,制造业将受益于成本改善及需求回暖。此外,出口或有望实现“软着陆”,其中2023H1出口增速环比2022Q4或将实现边际改善。受益于疫情对于出口供给端的冲击影响化解、美国经济韧性仍然较强、以及我国出口的份额仍在上升,以上因素均将继续对我国出口形成支撑。而消费也将成为重要的经济推动力量,随着消费场景恢复,带动消费需求边际回升,春节消费数据表现已经得到验证,困境反转的逻辑开始逐渐兑现。
后市方面,我们有比较强的信心,主要来自于看到广义财政政策的表现。其实财政政策市比较超预期的,而且央行跟政策性银行通过一些工具变相的发挥了财政政策作用,所以我们能看到,大概从去年三季度开始制造业pmi已经开始明显回升了。包括地产行业,有些地区的二手房房价、成交量已经企稳。虽然四季度经济在疫情管制的影响下,再度回落,但这一制约因素目前已经消失,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策持续发力刺激下,至少宏观经济基本面不会差,会重新步入增长区间。过程中,市场信心也会修复。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核心就是扩大内需和有效投资,尤其在出口增速下滑的背景下,把恢复消费摆在最为优先的位置上。这大概率也会成为后市行情演绎的主线之一。
还有一个作证就是,研究历史我们发现,当出口从正增长变成负增长的时候,基本上中国股市都是从熊市变为了牛市。第一次出现是09年的1月份,然后A股的见底就是08年的11月;第二次是14年的3月份出口的季度增速回到0,然后 A股见底基本就是在14年的4月份;第三次就是19年的1月份。当出口季度增速回落至0以后, A股的上涨基本是比较持续的,不是一两个月的行情,基本上都在至少三个季度以上,最长的一次有两年多。至于统计数据的背后的意义,当出口增速都掉到0的时候,说明外需也比较糟糕,而中国的经济周期往往是领先于海外的。我们现在处于衰退的末期,虽然我们看到企业的盈利四季度还是不太好,但是以往的经验是股票市场会提前反映未来可能出现的复苏周期。综上来看,我们认为行情处于良性阶段,围绕价值和复苏进行积极布局,是当前的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