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信百诺】月度总结与展望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12-11

【高信百诺】月度总结与展望


11月市场继续走低,前期政策的效力逐渐消退,信心仍未恢复。沪深300指数下跌2.14%,年内下跌幅度达到了9.7%;创业板指下跌了2.32%,年内下跌幅度为18.08%;香港恒生指数下跌了0.41%,年内下跌幅度为13.84%。同期海外股市,包括日本,印度等亚洲资本市场,都在创出新高。背后反应的是对经济增长预期的态度,虽然我们也在不断向上复苏过程中,但社会面的感知较差,与官方宣传有一定出入,或许宏观总量层面的确有积极的信号,而涉及到微观个体层面,是没有办法从总量中获得信心的,中间有着极为复杂甚至无法到达的路径,如天量的M2实际上并没有多少进入到需要的领域中,再加上地产持续低迷,严重打击消费以及未来预期。我们很难判断在什么情况下,信心能够得到真正的恢复,至少从现实的角度讲,居民实实在在感受到经济向好带来的积极变化,才是重建信心的根本。


海外方面,11月份全球债券和股票市场市值总计增加了超过11万亿美元,这是有纪录以来第二大月度增幅。全球债市刚刚创下自2008年12月以来最好的月份。在这背后,美债市场功不可没。投资者疯狂抬高美国国债、机构债券和抵押贷款债券的价格,彭博美债综合回报指数创下了1985年5月以来最佳的月表现。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11月累计下跌了60个基点,彻底远离了10月触及的5%大关。11月市场狂欢背后的核心主题是美联储明年降息预期。可以说全球资本市场动态表现,很大程度上依然以美国为标杆。我们则与全球一片欣欣向荣的资本市场格格不入,有些一言难尽,不知从何说起。


流动性方面,当前国内货币政策总体相对偏松,以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作用,未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能是货币政策发力的重点之一。外部方面,随着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结束预期进一步强化,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呈现下行趋势,A股面临的外部流动性环境改善,人民币汇率压力缓解有所升值。股市资金供需方面,12月将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成为内外资风险偏好的一个重要拐点,一旦市场对经济预期得到改善,则外资有望逐渐转向净流入,内资的风险偏好也将得以修复,外资可能成为12月股票市场资金供给端的关键变量。资金需求端,融资端可能仍处于较低水平,而重要股东减持规模可能随着市场好转及接近规模的扩大而略有增加。整体而言,外部流动性环境改善叠加年末国内重要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一旦会议定调使得市场对未来的政策和经济预期进一步改善,外资有望转向净流入。


后市方面,随着政治局会议召开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对明年的定调确立,稳增长的力度措施有望实质性落地,外需和外部流动性开始持续改善,国内增量资金机制在不断出现,预计反弹行情在全年N型走势反复之后,经历多次挫折终将开启。当前市场已经进入大分化时代,大创新周期带来科技成长的方向确定性较强,以科创100/中证信息等指数可能已经走出底部。当前市场权重板块相对疲弱的关键在于对经济预期的担忧,尤其是地产的持续疲弱带来影响未知。但是随着年底政治局会议召开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更多的稳定经济增长的措施有望明确或者落地,有望逐渐扭转市场过度悲观的情绪,带来权重板块的最终反弹。美联储降息预期明确,外部流动性环境明显改善,北向的净流出明显放缓。外需改善的证据正在增多。国内增量资金持续,重要国有机构持续传来增持A股或ETF的消息。权重板块在上述变化出现后,期待11月的萧条后,可能会迎来12月的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