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信百诺】月度总结:全局性行情转向结构性机会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08-10

【高信百诺】月度总结:全局性行情转向结构性机会


7月市场表现活跃,23个交易日中,有20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万亿,单月成交金额合计约30.1万亿元,各主要指数全线飘红,上证指数上涨10.9%,沪深300指数上涨12.75%,创业板指数上涨14.65%。但伴随着中美关系紧张加剧,对抗从贸易领域转向科技领域,也引发了资金的避险情绪,导致当月后半段时间里,市场宽幅震荡,行情结构性分化明显。


在月末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上,传递出来的信号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为“稳步恢复,复工复产逐月好转,二季度经济增长明显好于预期”,相比4月政治局会议的“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有明显改善。根据最新公布的PMI数据,7月制造业PMI为51.1,略超市场预期,也反应出经济恢复情况较为理想。值得注意的是,会议对货币政策的表述相比之前有些许变化,如“总量要适度,并提前考虑政策工具的适时退出”等。7月DR007维持在约2.2%的水平,相比5月低点有明显提升,LPR则连续4个月未作调整,10年期AA-企业债收益率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差由3.94%上升至4.13%,侧面验证了我们之前对于货币政策开始边际收紧的判断,随着风险偏好水平进一步回落,前期受流动性宽松影响的题材股行情,基本逐渐告一段落。


结合相关数据来看,我们认为从三季度开始到明年的年底是一轮经济复苏和企业盈利回升的周期,在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的背景下,结构性行情会成为主流。中报披露期间,上市公司实际上面临一次压力测试,那些指标层面会明显的好于行业平均和行业内的竞争对手的企业会成为后市资金配置的对象,特别是此次因为客观存在的疫情,导致一些行业的收入受到很大影响,同时导致另一些行业极大的受益,这是过去比较罕见的情况,如果四季度开始经济可能会逐步超预期,大概率会有一些新的机会出现,我们在投资布局上已经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


此外,当前市场的宽幅震荡隐含了对中美关系走向的担忧,官方也提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并强调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说明了我们在应对复杂局面时做出的一些战略层面探索。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这一链条上,受益于内循环政策的内需消费板块,以及在国内国际双循环这一链条上,具有中国比较优势、全球竞争力的制造业核心资产,也值得重点关注。而在中美利差位于历史高位水平的背景下,我们判断中国的核心资产在全球的配置的比例依然会长期提升,利差水平维持高位一方面反映了中美两国之间货币政策的差异,另一方面则会弱化人民币的贬值风险,从而有利于风险资产的估值和表现,同时利差高位会吸引外资的配置需求,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扩容和开放,全球负利率时代外资配置热情较高,并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影响到投资者情绪。目前中国资产在全球的资金配置比例不到10%,而海外相对成熟新兴市场,参考其发展历史,外资的持股比例一般会在20%左右,所以海外资金持续配置中国资产的这个需求将长期存在,考虑到我们经济基本面的韧性,相对全球其它国家较为克制的政策组合以及充裕的政策空间,我们对那些优质资产的长期表现依然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