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信百诺】月度总结:经济下行,价值筑底
10月市场从指数端表现看,延续分化,创业板指数全月上涨3.27%,而前期表现强势的中证500则下跌1.14%。个股方面,整体表现较为平淡,但风格化特征明显,上游及地产产业链集体回调,伴随着相关调控政策的升级与应对,整体基调在向民生领域倾斜。在这一背景下,以煤炭为代表的周期大宗品价格剧烈波动,商品期货大幅回落,上游原材料和能源的价格压力有所缓解,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望改善中下游行业的利润表现,但具体演绎路径及效果,还需观察。
经济基本面,整个三季度所呈现的情况是出口超预期,并带动制造业投资连续改善,受此影响最终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出现下降,所以我们并没有看到政策相比之前有较大幅度的调整。但是,观察十月底结束披露的上市公司三季报情况,可以看出业绩情况已经开始反映经济下行的压力。数据显示三季报上市公司ROE出现向下拐点,结束了此前连续四个季度回升的趋势,利润率下降是驱动ROE向下的重要因素,而主要原因就是上游资源品涨价对中下游企业毛利的侵蚀,特别是下游企业三季度盈利增长为-27%,说明高企的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对下游企业的经营形成很大压力。分板块看,新能源汽车,光伏以及军工,维持高景气度,而消费和部分制造业偏弱。个股上的分化表现,也与基本面情况保持一致。
需要指出的是,10月制造业PMI为49.2%,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收缩并处在荣枯线以下,历史上如果PMI连续3个月都处于荣枯线之下,通常都有对应的刺激政策出台。制造业的收缩主要归因于生产活动的收缩,需求萎缩与原材料库存下降也是部分原因。而国际方面,美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带动了美国消费的旺盛,从而进一步牵动了中国的出口大增,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们内需不足的同时单位GPD内耗居高不下。目前美国通胀水平处于高位,年内或将宣布开启缩减宽松货币政策进程,而明年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如果再叠加海外供应链的恢复,很可能我们会面临拉动经济增长的外部动力消失,而内部动力不足的情况。新旧能源的更迭以及相关领域的投资,可以视为一个拉动经济的重要力量,但在结构上很难抵消其它行业下滑带来的影响。而近一个月欧美市场天然气、石油石化齐涨,全球性能源危机仍在持续,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也是未来政策出台过程中所要考虑的因素。
当前的市场环境,符合政策扶持方向的高景气度行业延续强势,低估值板块的调整有步入尾声的迹象,但能否就此企稳并向上,还需观察后市的政策动向。不过,由于经济下行压力越发明显甚至有进入衰退的风险,预计稳增长的诉求会开始强化,货币政策有望继续保持宽松,而财政政策会更多向刺激有效社会需求,推进产业结构高质量转型的方向发展。短期市场可能因为担心经济和企业盈利下行,继续打压相关个股的估值,这些已经反映在股价的下跌中。而一旦经济周期企稳,具备优越生意模式基因,稳固竞争壁垒,优秀治理机构的优质公司股权,会表现出高度的稀缺性。由于当前估值水平已经留出足够的安全边际,而后市政策托底向好的概率也在不断加大,因此阶段性的调整可能只是黎明前的黑暗。